為了指導幫助殘疾學生了解掌握心理自助知識和技能,提高情緒調節和心理應對能力,做好健康教育與文化活動相結合,我校團委于11月24日下午活動課組織初中學生開展了以“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和難題。


講座由學校心理健康老師樊杰主講。樊老師選取了學生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緒問題,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典型且具有教育意義的事例,為學生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和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次活動中來。首先樊老師用兩個故事讓同學們知道情緒的重要性。接著用一個小測試來了解同學們自己是個情緒怎么樣的人?讓同學們知道什么是情緒,然后展開講具體內容。
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點;二是青春期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三是控制情緒和應對挫折的方法。
活動過程中,學生們認真傾聽,積極思考,隨著樊老師的娓娓敘述,學生明白了積極的情緒對人的身體和學習有積極的影響,可以促使我們健康成長;消極的情緒對人的身體和學習有消極的影響,容易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違反紀律的事。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而是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最后,樊老師還跟同學們分享了一些管理自己情緒的小竅門,強調同學們要努力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通過聆聽本次講座,在場的同學們都進一步了解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也提升了情緒管理的能力,對培養同學們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樹立樂觀的人生態度有著重要的意義。